看到南政鄉衛生院內擺放的中醫辨識體質,大家紛紛“對號入座”,通過形體、心理等特征判斷自己屬於哪種體質,以及相應體質的最佳生活方式。 郝東亮 攝外出學習歸來後,平遙縣基層醫務人員通過推拿按摩治療兒童腹瀉、發燒、感冒等常見病,受到當地村民的歡迎。 郝東亮 攝
  中新網晉中2月21日電 (範麗芳)“我經弛乾舌燥,手心腳心發熱,睡眠差,大便乾燥。”聽完65歲郝玉梅的講述,山西平遙縣南政村村醫郝莉峰又進行詳細詢問後,認為郝玉梅陰液虧少,屬陰虛體質,建議其多吃瘦豬肉、鴨肉、百合等甘涼滋潤之品,少吃性溫爆烈的羊肉、辣椒。
  得到醫生“起居規律,平常多做太極拳等動靜結合的運動”的建議後,郝玉梅高興地離開了。“根據居民體質辨識結果,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處方,實施個性化預防保健服務。”這種“私人定製”式的中醫防病養生之術正在民間興起。
  自然環境惡化、健康知識匱乏、社會競爭激烈……面對諸多壓力,亞健康狀態正在成為全人類共同關註的話題。世界衛生組織一項預測性調查顯示,全世界亞健康人口比例達到75%。
  “中醫學雖無‘亞健康狀態’一詞,但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上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治未病’思想。”中國亞健康學專家孫濤一直提倡,“運用治未病理念,在全國各地建立專業的人體健康調理機構。”
  公開資料顯示,“治未病”倡導通過採取預防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是中醫葯學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醫預防保健的理論基礎,其理論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
  2013年底,中醫葯健康管理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默官方希望發揮其預防保健作用,在“西醫過度醫療”、“抗生素過度使用”泛濫的當下,從源頭上提高國人健康水平,並鼓勵醫生由開“藥物處方”向“生活處方”轉變。
  山西中醫葯文化底蘊深厚,在擁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古城所在地,南政鄉衛生院正在免費為民眾提供推拿、按摩等中醫適宜技術的服務。2013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南政鄉衛生院將中醫視為重點科室進行扶持,先後投資20多萬購買設備,改善就醫環境,並先後派人員外出深造。
  目前,經過改革後的南政鄉衛生院中醫科,日均門診量占到全院一半,但收入卻不及一臺手術。“國家對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的意義也是重在預防、保健、養生,希望先通過這種免費體驗感受到中醫的價值。”該院院長郭天亮稱。
  而這種免費式的體驗,不僅為南政鄉衛生院贏得口碑,也帶來了一些隱性收入,“無形中重塑了醫院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而這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郭天亮如此認為。
  近年,在民眾中推廣“簡單、廉價”的中醫正在成為國家中醫葯管理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經過數年發展,中國的中醫服務網絡在多個省市初步形成,“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山西省中醫葯管理局局長張波介紹,截止2013年底,該省六成以上的基層醫療機構均能為民眾提供包括中醫體質辨識、針灸、推拿等在內的中醫葯服務。
  “治未病”這一理念正在得到許多西方國家的認可。2014年,烏克蘭駐華大使傑明一行對大同市中醫醫院訪問中,中醫的針灸、康復等功能引起來訪者極大的興趣,傑明明確表示,希望這樣的中醫醫療機構可以開在烏克蘭。
  如何長期、有效地發揮中醫防病、保健、養生的功效,中國各地都在探索中。但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中國,“私人定製”式的中醫防病養生之術無疑正在成為民眾的生活嚮導。(完)  (原標題:山西民間興起“私人定製”中醫防病養生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lshv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